皇家藝術學院動畫碩士畢業的獲獎導演
本集訪談對象:張吾青 Wu-Ching CHANG
2025 英國校友大獎 文化與創意獎 得主
Royal College of Art - Animation MA
艾可創意 Aco Creative 創辦人
RCA 校園照片- 吾青提供
從台灣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:張吾青的動畫夢與文化創意之旅
一個從小喜歡畫畫的女孩,從台灣的畫室一路走到英國皇家藝術學院(RCA),甚至創辦自己的動畫公司,並榮獲英國傑出校友大獎。對於張吾青(Aco)來說,這段留學經歷不僅讓她實現了動畫夢,還讓她深刻體會到文化創意的力量。今天,我們就來聊聊這位「文化與創意獎」得主的精彩故事。
為什麼選擇英國?因為我想突破日本動漫的影響!
張吾青從小就喜歡畫畫,從幼稚園開始就在畫室學習素描。大學時,她進入北藝大的新媒體藝術系,接觸到更廣泛的當代藝術領域。她笑著說:「那時候我發現,我超喜歡動畫,尤其是實驗動畫。我想突破從小到大受日本動漫影響的風格,發展出自己的創作方式。」
於是,她選擇了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的動畫碩士課程。這個課程不僅讓她接觸到實驗動畫的精妙,還讓她學會如何用動畫拓展影像的邊界。她說:「RCA 的課程和台灣很不一樣,它不是靠學分畢業,而是通過工作坊、演講和研討會來學習。這讓我有了更多自由創作的空間。」
在 RCA 的快樂時光:上課就是在「玩」創意
在 RCA 的學習生活讓張吾青印象深刻。她回憶道:「上課基本上就是老師帶我們玩各種創意活動,感覺每天都在玩,真的很開心!」她特別提到一個叫做「節奏分析」(Rhythm Analysis)的課程,學生們分組創作動態腳本,然後用各種日常物品當樂器,為動畫配樂。
她笑著說:「有同學用電風扇的鐵架刮出聲音,還有人用垃圾桶搖出轟隆聲。我們看著動畫畫面,即興配樂,最後大家一起演奏,氣氛超嗨!這讓我學會用更即興的方式看待動畫與聲音的結合。」
從聲音到畫面:實驗動畫的獨特魅力
張吾青的作品常常是「聲音先決」,這與傳統的「畫面先決」動畫製作方式截然不同。她解釋道:「在RCA,我學會了先從聲音出發,再發展視覺內容。這種方式在紀錄片動畫中特別常見,因為它讓故事更真實、更有感染力。」
她的作品《我的阿婆是一顆蛋》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。這部動畫通過訪談她的外婆子女,講述了外婆作為童養媳的堅韌故事。她說:「蛋雖然脆弱,但也很堅韌。這正是我想表達的女性力量。」
從教堂地下室到女性主義影展
張吾青的留學生活充滿了驚喜與冒險。她回憶起一次參加獨立短片聚會「Cinebooth」的經歷:「那天月黑風高,我按地址找到一個教堂地下室,心裡有點怕。但一進去,發現大家交流得很熱絡,氣氛超棒!」
她還參加了英國女性主義解放運動 50 週年的慶祝活動。她笑著說:「當我看到紀錄片裡年輕女性在街上抗議,旁邊的老奶奶們指著螢幕說『那是我!』時,我感覺自己見證了歷史,超酷!」
從英國到台灣:用動畫傳遞價值
張吾青將在英國學到的知識與創意帶回台灣,創辦了「艾可創意」,並致力於用動畫傳遞社會價值。她說:「英國的教育讓我學會如何思考,如何重視創作的過程。這對我未來的創作影響深遠。」
她還在大學任教,並在各處舉辦工作坊,將知識分享給下一代。她笑著說:「我覺得自己還可以做得更多,未來我會繼續創作,把這些價值傳遞出去。」
結語:用動畫改變世界,從英國到台灣
張吾青的故事告訴我們,留學不僅僅是為了拿到一張文憑,更是一段充滿挑戰與驚喜的旅程。從適應英國的學習方式到體會文化創意的力量,從實驗動畫到社會行動,她的每一步都充滿了學習與成長。
如果你也對動畫或文化創意感興趣,不妨以張吾青的故事為靈感,勇敢踏出第一步。誰知道呢?也許下一個英國傑出校友就是你!
喜歡這篇文章嗎?歡迎到 Celia Chou 的 YouTube 頻道,收看完整訪談影片。